【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逐步恢复】文旅市场回暖 消费活力提升
然而,他们在非亚洲的市场份额仍极为有限。
太阳能所发电量除了可以满足棚内照明、滴灌、农药喷洒以及棚内环境监测等用电需求之外,剩余电量并入南方电网,从而保证光伏发电和农产品种植都有稳定收益,通过土地的立体化应用实现土地增值,这种模式可望成为一个推广方向。现在,已有不少中国太阳能企业做出战略调整,弃欧盟下南洋,将主要精力用于拓展国内市场和东盟市场。
据中新网报导,英利集团今(24)日在广西隆安县开工建设60MW光伏农业生态示范项目。另外,广西区位优势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登陆广西可更好地拓展东盟市场。英利积极实施转型升级,进行地面电站、分布式项目以及光伏农业项目建设,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广西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红亮介绍说,广西日照资源丰富,经济效益明显,尤其适合发展光伏农业项目。去年英利在全国成立了17家省级公司,复盖25个省市自治区,储备了丰富的光伏农业开发资源
友达发布昨(24)公告,公司决议将旗下100%持股的子公司森劲电力普通股2,637万股、以每单位价格14.1714元、总额约3.74亿元新台币,出售给即将成立的星河能源。此举主要为了调整投资架构,并引进外部财务性投资人(新股东)、共同投资太阳能电厂等事业,而友达本身也是星河能源筹设发起人之一。另外鲜京集团旗下的SK Innovation也出脱美国太阳能厂HelioVolt的47.9%持股。
三星旗下的Samsung Fine Chemicals先前和SunEdison成立合资企业,计划设立多晶硅工厂,年产1万吨,如今计划暂停,三星并拟在短期内出清手上35%持股。浦项旗下POSCO Energy则考虑全面退出太阳能市场,该公司不具名人士表示,太阳能是低价厮杀的红海,他们正重整业务。他表示,部分韩国大厂因为亏损日益增加,如三星(Samsung)、浦项(POSCO)、鲜京集团(SK Gruop)等皆不敌中国大陆厂商的低价竞争,纷纷表态将减少投资或全面退出战场。另外,三星原本打算以购入薄膜太阳能资产取得专利技术,来挽救太阳能事业,现在也处于中途搁浅状态。
据韩国时报(The Korea Times)报导,韩国产业经贸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Trade)不具名学者表示,太阳能科技持续低潮,且无复生的迹象,以太阳能主要材料多晶硅为例,至今仍严重产能过剩、需求疲弱。SK Innovation高层表示,将暂停太阳能发展计划
享受补贴有何具体要求?通知中也给予了明确规定,企业全部使用推广目录产品的光伏应用项目,可以申请市本级度电补贴或投资补贴。在去年,合肥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度电补贴政策,明确了除按政策享受国家、省有关补贴外,合肥市将按年发电量给予项目运营企业0.25元/千瓦时补贴,让合肥在全国率先进入了光伏度电补贴时代。重点考虑本地企业不仅是因为本地产品技术含量颇高,同时也能通过鼓励使用本地产品进一步推动合肥光伏产品的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经审查,合肥确定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生产的光伏组件及逆变器产品入选2014年合肥市光伏组件及逆变器产品生产目录。
而推广目录由市经信委牵头,会同发改、质监部门编制,每年年初由三部门共同发布。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1月,合肥发布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了在新建屋顶利用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非居住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市政设施设置光伏系统;利用养殖水面、荒山荒地、滩涂、设施农业等资源建设光伏应用项目;此外还将充分利用居民住宅小区已建、新建的公益性建筑、公共设施、重点工程等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根据协议,该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30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总投资30亿元。
阳光电源周五晚间公告称,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人民政府就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有关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一期装机容量50兆瓦,预计2014年7月开工建设,二期装机容量100兆瓦,预计2015年7月份开工建设,三期装机容量150兆瓦,预计2016年7月份开工建设。
公司表示,本次签署的项目意向协议书仅停留在战略合作层面,在公司未签订正式协议前,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业绩带来重大影响阳光电源周五晚间公告称,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人民政府就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有关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该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30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装机容量50兆瓦,预计2014年7月开工建设,二期装机容量100兆瓦,预计2015年7月份开工建设,三期装机容量150兆瓦,预计2016年7月份开工建设。公司表示,本次签署的项目意向协议书仅停留在战略合作层面,在公司未签订正式协议前,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业绩带来重大影响大全报告,该季度运营亏损为410万美元,而2013年第三季度为500万美元,2012年第四季度为5590万美元。中国多晶硅和硅片生产商大全新能源公司(NYSE:DQ)报告,由于2013年第四季度多晶硅和硅片出货量提高,季度亏损缩小。全年业绩2013年总收入为1.09亿美元,而前一年为8690万美元。
根据该公司,该季度太阳能硅片销售额为1100万美元,而第三季度为600万美元,这主要由于销量增加。除了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非公认会计原则(non-GAAP)运营亏损为4180万美元,较2012年4580万美元有所降低。
据说此提高主要是由于多晶硅和太阳能硅片销量增加。目标大全预计,全球终端市场需求超过45GW以及今年下半年更大的需求预期,推动2014年对其产品的需求的进一步增加。
第四季度业绩大全报告,2013年第四季度收入为3700万美元,而2013年第三季度为2960万美元,2012年第四季度为620万美元。该公司表示,其新的新疆多晶硅生产设施已经达到接近其额定年产量6,150MT,2013年第四季度生产1,445 MT,较2013年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为1,311MT和962MT有所提高。
由于需求强劲硅片业务继续拓展,大全正在计划在其硅锭或硅片设施新增一个泥浆回收系统,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大全管理层在其第四季度收入电话会议上指出,2014年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将保持在每千克二十至二十五美元。该公司报告,息税费前利润(EBITDA)为810万美元,而2013年第三季度为680万美元。该公司报告,该年毛亏损为2610万美元,而2012年亏损为3740万美元。
毛利润约为一百万美元,而第三季度毛亏损为390万美元,2012年第四季度毛亏损为1110万美元。该季度多晶硅收入为2420万美元,而第三季度为2290万美元,由平均销售价格的大幅提高所推动,第四季度平均销售价格从2013年第三季度的每千克17.99美元,提高到每千克18.67美元。
2013年运营亏损为2.006亿美元,而2012年运营亏损为8850万美元。2013年该公司还出货约119.6MT的硅锭,而2012年为500MT。
大全表示,2013年其出货约4,240MT的多晶硅,3350万片太阳能硅片,而前一年为3,585MT的多晶硅,1510万片太阳能硅片。大全正在通过从其关闭的重庆多晶硅工厂搬迁关键的设备和机器,削减对该新的6000MT设施的资本支出需求。
毛利率为负23.9%,而2012年为负43.1%。该公司预计,2014年第一季度多晶硅出货量为1,350MT至1,400MT,而太阳能硅片为1660万片至1700万片。在收入电话会议上,管理层指出,为该项目的融资尚未确定,但是该公司正在审查一系列的选择。在这一点上,尽管其较更大的竞争对手,如额定产量为65000MT的保利协鑫等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大全预计将瞄准多晶硅生产成本为每千克十二美元。
大全还指出,其将升级其废气处理系工艺,从传统的加氢技术升级到氢氯化反应技术,以降低新疆的生产成本,其将在四月开始其年度计划维修工作,到2014年底完成,到2015年第二季度全面提升其新增产能。此前翻倍其新疆生产设施多晶硅产量的计划正在进行,该公司表示,其将在2014年四月开始地面建设准备,在新疆设施进行新的扩建。
EBITDA利率为21.9%,而2013年第三季度为22.9%,2012年第四季度为负754.9%。然而,2013年第二季度大全为其多晶硅工厂的关闭承担1.584亿美元的减值损失。
根据该公司,毛亏损的减少由于多晶硅和硅片业务的成本结构改善,包括更高的利用率以及销售的增加该公司表示,其新的新疆多晶硅生产设施已经达到接近其额定年产量6,150MT,2013年第四季度生产1,445 MT,较2013年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为1,311MT和962MT有所提高。